第(1/3)页 12-27至12-27,两天时间考七门功课,对于后世的考生来说,还是强度高了一些。 从明年开始,高考实行3+2,理科就是语数外物化;但这政策也不是固定的,后来又加了一门生物变成了语数外、理综;再再后来又变得不一样了.... 不过和李东升这一届无关,具体实行的是在1994年,所以理科生还得多考一门政治;总分也是710分的制度,语文数学120分、物理化学英语政治100分、生物70分。 这次摸底考试,对于李东升来说,明显感觉比一模的时候轻松多了。 按照李东升的预估,以他现在的水平,重本线是稳稳当当的。 光宗耀祖啊! 考完二模,又是新的一周,高三学子需要连着上课四天,然后放元旦。 按照李东升的记忆,高三的元旦假期就放一天,以至于很多偏远的农村学生,选择不回家。 李东升还是决定回家一趟的,他有些想念爷爷奶奶和妹妹了。 至于他的父母,他记得前世他们今年回家过年了,明年暑假自己考上了大专,他们又回来了一个暑假,举办升学宴。至于陪读,完全不可能的,首先李东升的学费他们都需要努力的赚,其次城里租房子也不现实。 据李东升的记忆,川蜀农村的外出打工者,少有人是每年回来一次的,基本都是两年或者三年,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。 他也不打算告诉父母,自己通过投稿,已经赚了上千元存款了。 主要是这笔钱改变不了这个家庭的命运,反而告诉父母徒增他们的担心,毕竟自己现在是高三的学生,一切要以高考为重。 当然了,也有好消息告诉他们,那就是自己的成绩上升情况。 相信听到自己的成绩排名,他们比任何喜事都高兴。 一个本科生,在李东升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,整个乡一年也出不了一个,村长都得来庆贺。 一个重本生,乡长之类的乡干部都得来庆贺; 要是考上清华北大,市里的干部都得赶到乡下慰问。 毕竟,巴城只是一个县级市,要到2000年才升级为地级市。 ...... 12-27的中午放学前,班主任赵卫青拿着成绩单走进教室,在他脸上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;也只有李东升这种经历丰富的人,才发现得出来。 是班上平均分上升了一位,还是自己和沈静茹的成绩非常亮眼? “这次考试的成绩出来了,我们班年纪排名第三名。这里要特别表扬李东升和沈静茹,这次他们两人并列年级第五名。我希望全班同学要在最后五个多月的时间里,好好的拼搏一把,考上一个好的大学。” 赵卫青刚说完,全班的同学都将目光盯在李东升身上,余光也扫了扫沈静茹。 比起沈静茹考进年级第五名,李东升考进年级第五名才是最不可思议的;甚至很多同学认为,班主任念沈静茹的名字,纯粹是顺带着她而已,主要还是想表扬李东升。 上个期末考试全班第30名,一模考试全班第9名,二模考试全班第一名(并列)、年级第五名(并列); 这个进步速度,让所有同学第一个想法就是——李东升下一次摸底考试会不会冲击年级第一名。 第(1/3)页